我们的苗苗,她一直觉得她特别普通,确实我们每天都在坐公交车,但是苗苗一个人开着一辆车,车上也没有其他同事,开了24年,本身就是一件很不普通的事儿。钟松民是打捞潜水员,我的第一感觉当然是很危险,但是一定要身体很好,所以钟松民先生给我透露说今天早上还刚刚跑完步,所以身体健康也是完成工作很重要的保障。
秋子,过去可能在高速路上擦肩而过,大家不会特别在意收费员的那一瞬间,刚才说到她给我们提供服务的时间2.5秒,实际上她背后付出了很多辛苦,来缩短哪怕是一秒钟的时间。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有很不普通的经历和故事,也很难得能够和大家来交流一下。下面看看大家有没有感兴趣的问题和他们做交流,提问前还是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下面请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6-22 10:15:23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各位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一线工作者,能不能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经历,给大家介绍一下改革开放40年来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社会的一些变化?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导航中心副主任王淑芳】6-22 10:18:28
说起变化,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大家对发展北斗这种国家战略思想意识上的变化。还记得刚刚来到交通运输行业的时候,除了几个部领导,这个行业是非常不了解北斗的,说GPS用得挺好的,没有必要发展北斗吧。确实是,大家已经习惯了用这个国外的导航系统,但是随着大家对卫星导航系统知识的熟悉、了解,开始逐渐意识到卫星导航确实已经逐渐深入到我们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一旦受制于人,对我们国家的应用安全会产生很大的威胁。于是,交通人就开始主动应用北斗,掀起社会“北斗热”。
这里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去年参加了河北省宣化区的一个小学校园分享会,讲了一堂北斗课。下课的时候我从楼梯往下走,特别窄的楼道,迎面走过来一个四年级的小姑娘,带着红领巾,她突然把我叫住,怯怯地跟我说,王老师,我爸爸是开大车的,他在用北斗。我当时说你怎么知道爸爸用北斗?她说知道你今天来讲课,昨天晚上我们俩还在讨论北斗。说真的,那一刻我从孩子清澈的眼神中看到的是一份自豪,我也特别激动,因为这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刚来交通行业的时候,大家也不太了解北斗。可是十几年走过来,人们因为用上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而感到自豪。我想,作为一个曾经参与北斗研发的工作人员,看到这样的变化,我觉得特别欣慰。同时也说明,正是这样一批北斗人以及交通人,用一份责任和担当在北斗发展的关键时候,担负起推广北斗的历史性责任。我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其中,也觉得非常自豪。
【长江引航中心高级引航员姚泽炎】6-22 10:20:08
我谈谈航运的变化。长江港口对外开放已经35年了,我亲身经历了长江航运的历史巨变。刚开始引航时,80年代初,几天轮到引一艘船,现在每天引一到两艘船。那时候的船只有1-2万吨,现在都能引10-20万吨的船。来参加这次活动之前,我刚刚执行了一个引航任务,我和我的两个同事共同将世界上最大的矿砂船”招商梦1”安全引领出江,这是由招商局重工建造的40万吨散货船,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变化也是我国航运事业变化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对外港口只有几个,那时候一年进长江的船1000来艘,规模港口货运吞吐量8100万吨,现在长江对外开放港口达到20多个,亿吨大港达到14个,南京至长江入海口的航道水深由7.1米提升到12.5米,规模港口吞吐量达到了24.4亿吨,从1978年到2017年,我们的规模港口吞吐量提升了30多倍,一年进出长江的海轮数量达到6万多艘。我们的长江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货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谢谢大家。
【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收费员方秋子】6-22 10:23:27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的发展也是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民群众对我们高速公路的服务方式、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都有了更高要求,我们为了满足公众需求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比如节假日期间,我们会在收费站区设立“秋子服务台”,为过往车辆提供饮水、指路、修车工具、应急药品、航班查询等延伸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有更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来到首都北京。记得有一次,一位外国友人由于乘坐的出租车发生故障,延误了航班,后来我正好值守在“秋子服务台”前,我赶紧过去给他联系了出租车、酒店和航空公司,这位外国友人非常感动。他走了以后,托他的朋友给我送来了锦旗,称为我为“中国国门的引路员”。我觉得我们的窗口虽然很小,但它代表的是首都北京的表情,传递的是我们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的是首都甚至是全国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信念。谢谢。
【广州打捞局“华天龙”工程船工程总监钟松民】6-22 10:25:27
改革开放40年,随着国家对海上救捞事业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救捞队伍取得了快速发展。救捞队伍刚刚建立的时候才120人,当时靠手拉、肩扛,发展到现在空中有救助直升机,水面上有大型专业救捞船舶,水下有抢险打捞装备,形成“三位一体”的队伍建制。我们现在有各类救捞船舶195艘,救助直升飞机20架,饱和潜水作业能力达到300米,还有水下机器人ROV作业能力达到3000米,水下扫视能力深度达到6000米。北起鸭绿江江口,南到西沙海域,我们建立了24个救助基地、84个海上救助值班待命点,有8个飞行救助基地和71个飞行起降点,建立了覆盖我国的重点水域的立体救捞网络体系。
改革开放40年,我们救捞系统总共救助中外遇险人员4万多人,其中外籍人员6000多人。我们还救助各类遇险船舶3000多艘,国外500多艘,打捞各类沉船100余艘,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海上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人民群众海上安全出行和国家海洋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谢谢大家。
【安徽省蚌埠市公交集团驾驶员杨苗苗】6-22 10:27:04
听了他们几位的介绍,我实在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变化最大的可能就是公交了,每天我们公交承载着很多老百姓的出行。我记得我刚上班那会儿,九几年时候在我们蚌埠大概只有十几条线路,现在我们的线路达到65条,公交车辆也增加到1700多台,当然从开始的汽油车、柴油车、天然气车,我现在开的是节能环保的纯电动公交车。车辆的长度也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老百姓的出行要求,从8米的车到10米,现在开的是13米。在蚌埠的马路上可以看到和长安街一样的18米的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