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生活 • 正文

打孩子 过时了吗?(3)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CoCo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家庭成员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模仿的主要对象。许多打骂孩子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暴力行为所给予孩子的是攻击性示范。调查结果显示,被家人“经常打骂”的未成年犯的暴力行为明显偏高。如犯罪前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等暴力行为的比例分别是29%、35%、45%,高于未选择被家人“经常打骂”的比例 7、9、13个百分点。

  父母最需要“持证上岗”  

  其实,我们的孩子早就不是30年前的我们,而有些父母还站在30年前父母的视角来看待现在的孩子,用30年前的老办法来教育现在的孩子,这样的年代匹配差异,又怎么能把孩子教育好?

  甚至有一部分家长宁可每天把时间浪费在看微信、刷抖音上,也不肯每天陪孩子多读一本书;还有一部分家长把时间浪费在许多无用的社交上,每天忙于喝酒应酬深夜才回家,也不肯每天抽出点时间来给自己充充电,学习一下教育孩子的方法;最过分的是,不仅自己不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在看到如何正面教育孩子的文章时,还以一副道貌岸然的姿态指点江山。

  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家长需要加强自身学习。”田相夏说,父母也可以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父母还可以尝试构建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民主型教育方式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由于在亲子关系上的民主、平等、和谐,使孩子在良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宽容型教育方式给孩子以较多的自由,对孩子压抑较少,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一定好处。

  “但这种方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最初阶段,可能会导致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不成熟。当父母都采取这种方式时,儿童的情绪、情感、社会认知、对道德规则的遵守、同伴关系、自我意识等方面的不成熟最为明显。”田相夏解释道,而采取专制型教育方式的父母,往往是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对孩子过多干预,过分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也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而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在田相夏看来,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其实普遍比较迷茫,才会在不知所措时选择打孩子,“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父母是最需要持证上岗的,急需亲职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