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莫言
要解决中国金融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彻底对内对外开放必不可少。让更多优秀金融机构进入到中国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增大金融供给端的服务广度和深度,提高整体金融业的供给效率,可以满足中国企业和私人部门在金融服务方面不断产生的多样化需要。
在信贷供给方面,让更多国际优秀信贷供给者进入到中国信贷市场,应成为未来开放的重点之一。通过这些优秀信贷供给者的进入,一方面协助中国打通与国外信贷市场的联系,一方面则可借助他们的专业渠道、专业技术将中国的信贷风险向外部转移。
从更深的层面考虑,为增加信贷资产投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未来一个时期尤其要做好增强基础货币稳定性的工作,以逐步增大调整信贷资产结构的空间。
影响基础货币供给规模的因素不少,但对中国来说,对外贸易的顺差盈余、外来投资的增减对基础货币规模变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自身出口产品的竞争性强弱、汇率的相对稳定程度高低、资本市场的效率优劣,都会对对外贸易、外来投资产生影响。若资本外流1万亿美元,对应就要收回约6.7万亿元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再加上5.5~6的货币乘数效应,M2供给或将减少35万亿元左右,传导至信贷领域的紧缩效应会达至何种程度是不难想象的。
因此,要解决中国信贷供给结构失衡及效率低问题,还必须对更大的中、宏观经济环境改善和市场建设做出系统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