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缓解粮食紧张局面,按照王震的部署,甘祖昌组织了4个工作组深入北疆产粮区调查粮源,并清理出原国民党仓库的存粮。他亲率其中一个工作组,或骑马或徒步,顶冒雪、走村串镇,历时20多天,终于摸清了粮食、畜产品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就地借购、换粮的办法:一是向巴依(指地主)借粮;二是以货易货,用茶叶、布匹与老百姓换粮。此计为王震等军区首长首肯,军区很快就派出400人的购粮队进驻北疆的沙湾、绥来(今玛纳斯)、景化(今呼图壁)、阜康、吉木萨尔、奇台等地,征粮562万公斤,换粮100万公斤。甘祖昌还专门从苏联购进500辆载重汽车,承担从南疆产粮区往北疆调运粮食的运输重任。通过上述一系列努力,初步稳定了全疆的粮食市场,保障了驻疆部队和新疆各族人民的粮食供应,使一些敌特、反动分子"只要控制了粮食,就能置共产党于死地" 的幻想归于破灭。
1950年3月,因新疆各级地方政权和国营贸易部门尚不健全,人民币还无法进入市场流通。为此,驻疆部队奉命担负起人民政府一时还无力去完成的工作,要在稳定金融、平抑市场方面发挥作用。作为新疆省和新疆军区财经委员会成员,甘祖昌在王震的领导下,精心组织了新疆当代财政史上的一场重大斗争。他派人将中央援助新疆的5汽车银器首饰送入铸币厂铸造成银圆,同时又从军区仅有的机动银圆中挤拨出47万块,把两者计49万块银圆分配投入到迪化和喀什两个地区,发起了一场打击破坏非法金融活动的"银圆大战"。
这一天,所有"参战"人员一律着便服,扮作商人、伙计和普通市民,提着塞满了银圆的鼓鼓囊囊的提包,来到迪化的南门马市和位于现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处的市场上抛售银圆。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当投机商们高喊着"银圆涨价了,每块售新疆币82元,每两黄金兑换银圆价92~120元"时,"参战"人员便与之针锋相对,奸商涨价,他们就降价,致使每块银圆最后跌为30元,彻底将奸商击垮。然后,甘祖昌建议由省政府发布通告,明令禁止金条、银圆在市场上流通,一律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同时规定将人民币和新疆币作为新疆在过度时期的合法货币。尔后再逐步收兑新疆币,最终使人民币成为新疆的唯一货币。这一措施被采纳后,效果很好。
节衣缩食度难关
1950年4月的一天,在军区后勤部的一个简陋会议室里,正在召开一个由军区后勤部、财务部和供给部等有关负责人参加的联合办公会议。会议首先由甘祖昌向王震作汇报,他说:"现在,我们供应不足,经费困难。需要勤俭办一切事业,节省为本,尽量使用有限的军费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我就改革被装供应做过精确的计算,还到被服厂详细了解过军服用料情况,连一套衣服要用多少棉线,怎样裁剪省布料,我都做过计算。因此,我琢磨了一下,全面实行节衣缩食的‘缩减法’:除了粮食执行军区已经规定的节约指标外,被服也要实行节约。"
他心情有些沉重地"唉"了两声,又继续说道:"我们的布匹很困难,我想请求改变军服制式,军衣口袋4个改为2个,衬衣领子上的翻领去掉;鞋子、帽子不用里子,能继续戴的就不发新的。这样,按20万件计,衬衣节约布10万尺,单衣节约布30万尺,合计40万尺,每尺以最低价按第二套人民币0.2元计,总计可节约折款达8万元。然后,加上节约的口粮、菜金、马秣和杂支、办公等项经费,总计人民币1800万元。全疆部队人均节约91.2元,可存入合作社,作为发展资金和个人家务(股金)。关于劳改犯人服装问题,以节约、实用、牢固为原则,冬服为黑色,去掉衣领,加厚肩垫;夏服为白色,短袖和裤衩,是非常醒目的标致服装。这就是所谓‘审度量,节衣服,俭时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的办法。"
"哈哈,太好了,这个办法好!"王震禁不住兴奋,爽快地拍板道:"就这么办,军服改变式样的问题,我向中央军委报告。"
当会议论及军服制式改革的具体问题时,甘祖昌认为关键是要抓好军区被服厂和皮革厂的生产。听了军区后勤部主管被服厂工作的郭维城的汇报后,大家深切地感到,因被服厂纪律松懈,忽视了工人教育,从而出现了生产严重受影响的不良状况。为此,甘祖昌皱着眉头说:"‘先定其谋,然后乃施其事,在于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我率工作组到被服厂去!"
经过工作组实地调研,甘祖昌决定在该厂严格实行8小时工作制;改供给制为薪金制,计时计件,按劳分配;建立党团组织,通过大量吸收先进分子入党入团,以切实提高工人的政治觉悟,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工会和工厂管理委员会,通过民主管理工厂来进一步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并强化职工中原国民党起义人员的阶级教育,以我党我军的基本政策来教育改造他们。通过建立健全并创新工作机制等一系列努力,被服厂的面貌很快就焕然一新,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为了节约每一块布料,甘祖昌呕心沥血。他亲自和被服厂的缝纫师傅们一起,按照军服改变制式的既定方案,比比画画,画了又改,改了又画,边算边改,边改边算,直至求得充分节约布料和利用布料的最佳方案。每当缝纫技师们的裁剪方法与他的意见相左时,他总是耐心解释,以理服人。有一次,他拿出一块布料,让几个缝纫技师照他的裁剪法裁一顶解放帽。技师们在比画了一番后,质疑道:"甘部长,你这块布料,哪里够裁一顶解放帽的!"
甘祖昌不慌不忙地拿起缝纫尺、画粉和剪刀,在那块布料上一勾一画之后,几剪刀就裁出一顶解放帽来,令缝纫技师们心悦诚服。
对于工人的聪明才智,甘祖昌一经发现总是给予充分肯定,并为其提供充分施展的平台。裁剪技师孙永福精打细算,裁剪20件皮大衣,能节约7张皮子。这笔账一经细算,甘祖昌便兴奋异常。于是一个"推广孙永福裁剪法,再掀起生产热潮"的活动便在军区被服厂、皮革厂等全面、深入而又持久地开展起来。
妙解官兵婚姻事
1952年5月的一个午夜,正在办公室里翻阅着驻疆各部队工作简报的王震,又看到一些有关基层大龄官兵因婚姻无着而不安心长期扎根边疆问题的反映。他的心情又沉重起来。沉思良久之后,他打电话叫来了甘祖昌。
"我遇到了进疆以来的第二大难题!"甘祖昌刚一进门,王震便说道。
"什么难题?"甘祖昌笑着问:"和平年代还有什么难得住司令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