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生活 • 正文

《红色通缉》第五集《筑坝》(4)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莫言

  解说词:王雁威到底是在国外还是国内,一直难以确定。他失踪两年后,2015年4月,“百名红通”名单公布,将他列入其中。很快,王雁威本人就看到了这条消息。在名单上看到自己照片的瞬间,他深感懊悔当年写信说自己在美国。因为,他其实并没有逃出国门,而是一直藏在国内。

  王雁威(“百名红通人员”第97号):自作聪明的,聪明反被聪明误那张纸。没有那张纸,上不了红通,红通是对国外的,力度强度那么大,你还搞一张纸自己说出国了,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

  解说词:王雁威本想转移视线,结果却是作茧自缚。被列入“百名红通”后,对他的侦查力度不同寻常,最终使得他踪迹暴露。他在国内三年的逃亡之路,和最终被发现和抓捕的过程,是一个相当曲折的故事。

  解说词:2013年案发后,王雁威先是找到了一名自己在项目上“照顾”过的商人徐某,在他的一处房子里躲藏。但徐某担心被连累,十多天后,他让一个叫毕文祥的手下,去王雁威藏身的地方赶他们走。

  毕文祥(王雁威案涉案人员):他就不好意思开口,意思叫我上去,赶走他们。

  解说词:毕文祥见到王雁威后,王雁威提出希望他能帮自己接着逃亡,并声称以后能回报他。

  吴少莲(广东省广州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我说为什么,明知道这是不归路还要逃?他说广东人讲,水已经打湿了脚,就是说已经是逃了,我没有回头的了,只能往下逃。

  解说词:毕文祥觉得王雁威曾经是有权的人,说不定日后会有利用价值,于是同意帮他逃亡。

  毕文祥:以后做生意,就想他帮我一下,我估计他,哪怕就不干了,人脉也够,就是这个意思。当时也没考虑到那么多,就是有这个想法,就这样做了。

  解说词:毕文祥于是和一名司机开车带着王雁威夫妇,一行四人先到内蒙,再到湖南,再到贵州、云南,又转头开到东北的辽宁,在每个地方住上一段时间,就换一个地方。

  王雁威:走远点可能空间就大点,没人认识你,就是这个想法。走一天算一天,是这样的。其实走的过程当中,也很苦的。

  徐伟华(王雁威妻子):在路上也怕人家查车,晚上也睡不着,反正是成天过着惊弓(之鸟)一样的生活,没办法过的。

  解说词:王雁威就这样在全国各地奔逃了近一年,感到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不仅颠沛流离,担惊受怕,而且他出逃匆忙,带出来的钱不多,四个人这样逃亡花销太大,他已经难以承受。经过和毕文祥商议,他决定回到广州躲藏。

  王雁威:只要不出门,在花都跟在内蒙,那是一个道理的。我是这么想的当时,你不出门,谁也不知道,也不通讯,也不打电话,在哪里都一样。

  解说词:回广州后,毕文祥在附近农村找了户人家安排他们躲藏。躲在别人家里不干活儿,主人脸色也不好看,王雁威的妻子只好跟着干起了农活儿。

  徐伟华:反正你什么活都得干,就是寄人篱下那种,说不出来。做饭,一千多斤的玉米我一个人扒,还给人家晒花生、种地什么的,那时候特别特别地难熬。

  解说词:回广州后,毕文祥打听了一下,感到王雁威的事儿比他想象的要严重,他越来越担心会受到牵连。几个月后,他告诉王雁威自己要退出了。

  毕文祥:我害怕了,然后我就直接跟他说了,我说我要离开了,我说我不敢带你了,他说那好,你帮我找谢伟志过来吧。

  解说词:谢伟志是王雁威原来的司机,后来下海经商多得王雁威在项目上的“关照”,毕文祥找到他之后,他同意接手。

  谢伟志(王雁威案涉案人员):当时他说他家里有困难,想不继续带着他了,想把他交给我。我说随便你了,你不想带,就交给我。

  解说词:谢伟志安排王雁威在花都区边缘一个叫颐和盛世的小区里继续躲藏。这套房子属于一个叫毕潘全的商人,他是谢伟志的朋友,原来也和王雁威打过交道。谢伟志找到他后,他同意帮这个忙。

  毕潘全(王雁威案涉案人员):谢伟志就说找不到地方安排,不方便在外面住,去你那里住一下,我只能够带(他们)到我的房子去了,没有地方带走他了。

  解说词:毕潘全担心被发现,告诉他们不能外出,在家也要拉上窗帘。在这套位于22楼的单元房里,王雁威夫妇从2014年10月一直躲到2016年6月。这一年多时间他们连楼也没下过,生病也不敢去看,都是在家里熬过去。这种日子到底是什么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王雁威:恐惧、痛苦、无助,甚至还要看别人的眼色。我自己痛苦还不算,把老婆也拖到自己的身边,过上这样的日子。

  徐伟华:可能在监狱待得还比那里好,监狱可能时不时还能出来走动一下。很想见自己的亲人,见自己的孩子,就是见不着。离花都那么近,你都没办法回家,那种感受没有人能够理解。

  解说词:王雁威夫妇有一个独生女儿王静瑶,在广州花都区经商,出逃两年多,夫妻俩和女儿没见过面,甚至没有联系过。在毕潘全家住了一段时间后,毕潘全提出带王静瑶来见见他们,王雁威夫妇虽然怕连累女儿,但难以抵挡强烈的想念,于是同意让毕潘全联系上了王静瑶,带她过来见面。

  毕潘全:我就开车过去接她,她去的时候,她自己把眼睛蒙住了。我说你为什么把眼睛蒙住,她说我不想看到路在哪里,就是这样。

  徐伟华:见到我女儿的时候,我们是抱头痛哭,很苦,真的很苦。

  解说词:王雁威夫妇没有想到,毕潘全之所以让他们和王静瑶见面,背后有别的想法。过了不久,毕潘全开口说生意有困难,希望向他们借钱。

  徐伟华:他要借钱。后来王雁威说,那你也得给,就写了个条子,让那个男的去找我女儿拿是这样。

  王雁威:如果他开口不借,那肯定是有脸色看的。反正在屋檐下,你就得低头,你不低头就头破血流。

  解说词:此后,毕潘全和谢伟志先后找到王雁威女儿“借钱”,两人总共拿走600多万元。名义上是借,但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双方都清楚。

  董新良:应该说到了躲藏的后期,基本上他已经成了一棵摇钱树。他女儿也不敢不给,因为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别人手上。

  解说词:王雁威在躲藏期间,也考虑过是否要真的逃往海外,但了解到追逃防逃的力度,让他觉得外逃也没有出路。

  王雁威:我这条路是不好走的,我确实评估过。特别是我们国家实行红通以后,这个事情肯定不能那么长期走,因为力度那么大。

  解说词:红通公布之后,夫妻二人更感到绝望。徐伟华劝王雁威自首,但王雁威下不了决心。徐伟华内心深处,甚至盼望能早点被抓到,结束这种煎熬。

  徐伟华:在那里反正就是寄人篱下,生不如死,被抓了我可能还舒服一点,真的。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