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从稀土高新区众创空间“走出去”的企业,哈木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最初是由包头当地几名大学生创办、致力于本土文化及优质绿色推广的产业运营机构。创业初期,无论是资金、资源,还是场地、人力都捉襟见肘。企业升舱入驻独立办公区域后,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给予免收3年房租和财政扶持等政策,最终让这个“从格子里爬出来”的只有3个人的公司,成长为今天拥有5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达1500万元的新型文创企业。
“创业企业的迅速扩大,受益于我们全力构建的创新创业链条孵育。”稀土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宏杰说。众创空间依托创业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平台优势,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产业孵化链条。
在稀土高新区软件园大厦B座和D座之间,有一间不起眼的咖啡厅,店长陈景荣每天早晨8点半都会准时来到店里,和员工一起打扫卫生,准备开始一天的营业。这是稀土高新区众创空间通过竞争机制引入专业团队运营的“创业咖啡”。
“创业咖啡不仅仅是咖啡馆,它还是创业者和创业梦想之间的桥梁。”陈景荣说。创业咖啡是集孵化器、项目路演、FA服务、投资基金等于一体的创新型孵化平台,具备完善的创新和精益创业辅导体系,拥有30余个VC/PE基金、天使投资人等共同合作风投资源。
“截至目前,创业咖啡累计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讲座、项目路演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70多场,吸引近20家有合作意向的天使基金和风投公司,并帮助‘人人牧场’‘随时订’项目获得天使投资1200万元。”陈宏杰介绍说。
在众创空间和创业咖啡等孵化模式的基础上,稀土高新区还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了创新与创业、线上和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看着与哈木格文化传媒一样成长起来的一支支创业者团队,陈宏杰感慨:“当青春选择了更高远的志向,就如同一批批蒙古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需要创业服务中心具备扶上马、送一程的担当。我们要给年轻人舞台,给创业者机会,把青春和梦想的种子播撒在稀土高新区这方创新创业的沃土上。”
好马还需金鞍配。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在不断推进“双创”培育的同时,还深入实施“马上就办”试点改革。通过政务服务、机关办事、科技化办公“三大机制革新”,打造审批最快、效率最高、收费最低、服务最优的全国一流政务服务平台,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由89项精简至22项,审批时限由23个工作日压缩到2.9个工作日。
目前,稀土高新区已形成14万平方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孵化企业1047家,毕业企业328家。“当前,稀土高新区正处于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下一步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苗玉梁说。(记者白喜辉李晗吕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