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生活 • 正文

网约车新政让很多司机退出 打车难让有人呼吁降低门槛(2)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CoCo

“‘人证’我早已考过,但‘车证’还没有办,按规定不能上路跑。”崔鹏告诉记者,自从合肥要求网约车司机需双证齐全才能上路,他只好放弃跑车。“我车子是两年前买来家用的,排量1.5L,不符合网约车排量1.6L 的要求,办不了‘车证’。”崔鹏说,重新花十几万换辆车,成本太高。

崔鹏非常渴望“分类管理”的政策出台。“如果我们‘兼职’司机能合法跑车就好了。不仅能让我们挣钱补贴家用,又能缓解高峰期打车难的问题,毕竟不是所有司机都愿意全职跑车。”

有地市探索网约车分类管理

记者了解到,2018 年滴滴清退了大量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在积极推进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在平台合规化步调下,有的城市也开始试点“分类管理”。

比如,福建省莆田市日前出台规定,着手修订《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发展实施细则》。处于征求意见中的《细则》修订稿拟增加这样一条:市政府授权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积极创新监管手段,根据人民群众出行需求,适时出台解决城市客运潮汐变化需求、对专兼职车辆进行分类管理等有关措施。

浙江省杭州市道路运管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网约车保险费和巡游出租车保险费实行同一标准,但兼职网约车每天接单量只有巡游车的一半,相关部门应当在专兼职车辆保险上进行政策创新。

另外,2019年1月8日,太原市政府与滴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携手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合作中,双方还围绕网约车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深化改革的路径进行了探讨。其中,在网约车管理方面,针对当前网约车行业中存在大量兼职司机的特性,双方探讨分类管理的方式,希望在网约车管理方面能够更加科学和合理。

对于平台公司和部分城市的探索,业内人士认为,分类管理可以按车辆和驾驶员的接单数量,分“专职”“兼职”两个类别,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专职”司机需要办“两证”,而“兼职”司机只需要办理人证,对车辆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以鼓励司机在上下班高峰期以及节假日兼职。“这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是一件利好消息。一些网约车司机不用承担高昂的营运成本,还能‘兼职’接单补贴家用。”

管理网约车可以“分类指导”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2019 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在“加强道路运输领域重点治理”一节中专门提出“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这是自去年9月,交通、公安部门组织对网约车企业安全大联查并通报相关问题和整改事项后,管理部门再次就推进网约车合规化提出明确要求,网约车合规化问题也再次引起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切。

有媒体评论认为,网约车合规化要求的“合规”,主要是指按照2016年7 月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公安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从事网约车运营的车辆需要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为此车辆技术性能等需要符合运营安全相关标准要求;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需要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为此需要符合3 年以上驾龄、无交通肇事犯罪记录等条件,并参加资格考试。在上述管理办法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各地出台的实施细则为网约车服务规定了更具体的条件,其中一些标准更高、限制更严的规定,抬高了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的准入门槛,也让网约车合规化面临着一些实际的困难。

网约车作为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在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增加交通服务供给、缓解“打车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之所以能够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大量“兼职司机”的参与。兼职司机有本职工作,只是在闲暇和方便时接几单,个人可以增加收入,还能够助力满足公共交通潮汐运力之需。各地出台的网约车细则中,大多没有对全职司机和兼职司机进行区分,导致在车辆保险、报废年限等问题上,对全职司机和兼职司机的车辆采取同一个标准,这对使用车辆频率低于全职司机的兼职司机来说是不公平的。

为此,不少专家也建议网约车管理可以借鉴楼市调控“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经验,不同地方、不同城市实行不同的网约车政策细则,针对专兼职车辆、驾驶员以及不同层次的交通出行需求,采取分类指导、差异化管理政策措施,加快推动网约车合规化进程。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