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生活 • 正文

奔月路漫漫 “嫦娥”无悔(2)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柯基

  区别于其他卫星,“鹊桥”中继星的在轨飞控时间长达一年,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更是需要24小时无间断“盯着”。此外,嫦娥四号的工作时间也很“调皮”,陈罗婧和团队成员不得不跟着它的节奏走,春节、元宵节也只能陪着“嫦娥”“鹊桥”一起过。

  在中继星发射前三天和发射后第二天,陈罗婧的外婆和奶奶先后去世,她的小女儿则刚满周岁,同属航天人的丈夫同样异常繁忙。

  是继续工作还是回家缅怀两位老人、照顾孩子?事业与亲情之间的抉择异常艰难。回忆起这段经历,她眼里的泪水止不住往外流。她最终忍痛让父母回家守丧,将小女儿托付给邻居家。

  无独有偶,叶志玲最初在选择要不要接受这项任务时,很清楚进入嫦娥四号团队意味着什么——一旦接受,自己的时间将无法掌控,需要全身心地跟着嫦娥四号转。而这段时间,她的女儿刚刚上小学。

  牺牲,不只是在战争年代。套用一句流传颇广的网络用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嫦娥四号奔月路上亦是如此。

  最初接受任务时,陈罗婧为自己能够参与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任务而激动。直到嫦娥四号顺利完成“刹车”后,她才长出一口气,“终于可以回去陪家人了。”

奔月路漫漫 “嫦娥”无悔

  邢琰 图片均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提供

  亿万年后我们就是这些遗迹最初的主人

  “嫦娥四号任务成功了,实现了人类航天器月球背面的第一次软着陆,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科研团队的荣耀。我们现在的每一步,都和航天强国建设密切相关,这些,难道不就是我们选择航天的初心吗?”五院嫦娥四号月球车GNC系统主任设计师邢琰说。

  邢琰的工作,就是带领团队,“从无到有”研制了我国第一套月面巡视探测GNC系统,让“玉兔”月球车,成功走出属于中国的月球背面“第一步”。

  所谓GNC,就是制导导航与控制的简称,月球车在月面上“在哪里”“去哪里”“怎么去”这三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这一系统来指挥,形象地说,就是月球车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与卫星、飞船不同,月球车的GNC技术要求10多种运动控制律,邢琰带领团队花了几年时间,经过上千次的仿真验算攻关,才得以完成。

  在嫦娥四号着陆月面以后,邢琰紧盯月球车的每一步,就像看护家里的孩子。她有两个孩子,为了月球车的预研,老大直接选择了全托幼儿园,刚几个月的老二也被断了奶。

  任务成功后,她说,“我想回家收拾收拾,喜欢窗明几净的感觉,也给孩子做做饭,陪陪他们。”

  邢琰所在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嫦娥四号GNC团队,还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有位科研人员接到儿子电话,便想方设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儿子讲嫦娥四号:我们将一辆车送上月亮,那辆车现在正绕着月亮在转,等选好了地方,就送它下去。

  后来再次通话,儿子说,“我已经看到了月亮上的那辆车!”这位科研人员听后一乐,“傻孩子,我们的车还没降落呢!”

  尽管嘴上纠正孩子,但心里却充满暖意:“也许我们有一百个理由可以离开,但我们更有一万个理由选择留下来,继续战斗下去。”

  苦了,累了,他们常常会以此来自勉。

  这些“嫦娥人”,还有不少近似于科幻的共同信念,其中一个,被称作“一亿年的纪念”——

  “想想几千年几万年,甚至一亿年后,地球人可能都没了,而月亮上还有人类的遗迹……”

  “而我们,就是这些遗迹最初的主人!”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