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推出“24小时”产品外,新希望乳业还充分利用所在地优势,建立涵盖全球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的研发“智库”,把研发与消费洞察紧密挂钩,其推出的“24小时”鲜奶产品以更鲜活的行业标准,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中抢先树立标杆地位。
紧抓“鲜优势”创造更多可能
新希望如此发力全国鲜奶市场,从行业的角度也意味着,此前以光明、三元为代表的新鲜奶阵营新增猛将,未来与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常温奶阵营格局也将由此前的2:2演变成3:2。
此外,新希望乳业在“慢整合”过程中搭建的“1+N”全国区域乳企联合体架构也发挥了作用。尤其是“新鲜快”的理念也让这套经验得以快速复制,有效达到了规模效应。
由此,这一套“快慢结合”的路子加上科技赋能,让区域型乳企的老字号焕发了新的活力。
下一阶段,新希望提出要用科技打造“非传统乳业”模式,从环境友好化,工厂智能化,研发驱动化,营销数字化,机制合伙人化等方面全方位再造“鲜优势”,延展乳业未来的更多可能。
不过,在新希望的新乳业征途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市场的整体发展程度影响。比如,在产业和产品升级过程中,企业还必须面临消费者培育的压力。《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人的“奶商指数”勉强及格,喝奶意识表现最好,但喝奶知识和喝奶行为仍表现不佳。
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就曾提出,现在国内市场上科学的消费意识和知识普及不足。以乳业为例,多喝奶、多喝好牛奶,怎样判断好牛奶,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开展宣传科普。
对企业来说,更深层次的还包括行业配套建设及产业产品结构优化问题。席刚曾表示:“只有包含监管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支持保障体系在内的全面发展,我们的供给才会和消费需求更加契合,才能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