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团队发布的《中国生育报告2019》称:
中国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不是因为意愿生育意愿数的减少,而主要是成本提高,导致人们的生育意愿不能完全实现,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养老负担、机会成本高也抑制了生育行为,生得起,却养不起。
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1523万的出生人数、10.94‰的出生率,对拉动中国人口增长的作用可能有限。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17.9%,占比创新高。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另外,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
2019年1月3日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指出:
长期的低生育率会导致高度的老龄化和人口衰退,从而给社会经济带来多重挑战,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
对于生育率转变非常迅速的中国而言,如果低生育率不能很快得到扭转,将会面临比其他国家更为严峻的局面。
据联合国中方案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2050年减少到13.64亿,2065年减少到12.48亿,即缩减到1996年的规模。
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今日回应称,2018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其中相当比例是二胎,这个数字是很可观的,而且劳动年龄人口仍有约9亿人,中国的人口红利仍然存在。

投资、消费、出口,增速下滑
过去40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于2018年增速均出现下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投资方面,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仅为5.9%,较2017年下滑1.3个百分点;
消费方面,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9.0%,较2017年下降1.2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2018年12月份出口同比增速降至-4.4%,“抢出口”开始退潮。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减速”压力与“增质”潜力交叠。2018年四季度,前期的内部改革阵痛和外部贸易摩擦的滞后冲击加速显现,强化了中国经济“减速”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2月全国制造业PMI为49.4%,降至荣枯线下,为29个月来的首次,低于市场预期,下行速度加快。

针对PMI指数走势,程实认为,考虑到PMI新出口订单持续下行的滞后影响,叠加‘高基数’效应,“减速”压力预计将在2019年上半年进一步延续。
撰文/制表:巫乐定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