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财经 • 正文

麻辣财经:中国经济行稳致远,靠的是什么?(2)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欧爱铎

  这12条新措施具体包括: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同时取消单家中资银行和单家外资银行对中资商业银行的持股比例上限;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入股在华外资保险公司;取消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审批,允许外资银行开业时即可经营人民币业务等。

  这些新举措,是中国实施更大力度开放的重要内容。

  早在去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宣布金融业要加大开放的力度,政策落实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

  随后,中国按照国际标准,持续推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对外开放,扩大跨境投融资渠道,完善相关制度安排。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得到国际市场的普遍肯定和认可。

  麻辣姐看了一下,这12条新举措内容挺专业的,不是那么好懂。可能会有人担心,即将推出12条新措施,会对银行业保险业产生哪些影响?会不会对中国本土金融机构造成冲击?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他说,12条开放新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外商投资和经营环境,激发外资参与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活力。

  比如,取消相关的外资股比限制,外资可以自由选择参股、合资或独资等方式在华经营,进一步促进中资和外资实行公平竞争。

  再如,取消总资产等机构准入的数量型准入要求,更多运用审慎性条件综合评估申请人资质,可以吸引更多具备专业特色的优质外资机构进入,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金融市场主体,改善金融服务供给。

  近年来,银保监会有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保险业,由民间资本控股的银行保险机构数量已超过一半。五家境内外上市的大型商业银行,社会资本持股比例平均达到30%,有的超过40%。

  也就说,目前国内金融业对民间资本已高度开放,本轮对外开放新措施,将显著提高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对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和境外资本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上述这番话,消除了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其实,从我国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看,扩大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正面的。

  在我国金融业中,保险业是开放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中国在2001年“入世”时,对保险业开放做出了很多承诺。18年来,中国保险业不仅完全履行了入世时的承诺,还主动张开怀抱,“超条款”向世界开放市场。

  当年,看到保险业开放力度这么大,很多人直呼“狼来了”,认为本土保险机构肯定会被 “辗轧”。现在回过头来看,“惨烈撕杀”并没有发生,本土保险机构在竞争中成长,中国保险市场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车险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