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上流传一则贷款歪招,内容主要为“目前核心城市房地产仍然是最受欢迎抵押品,假如我有一套房价值1000万元,自己公司资金流又紧张。于是我找中介勾结,拉涨到1500万元‘卖’给我亲戚或铁杆朋友。首付三成,可以贷款1050万元,于是我手里就有了1050万现金”。虽然不少人表示这一方法并不可行,但记者就此事咨询了某大型商业银行的相关人士,其透露这一情况确实存在。
“像我们国有四大行,内部管控非常严格,想做高房价多拿银行的低息贷款,几乎不可能,但确实有一些中小银行在这么做,评估机构也参与其中,毕竟利润可观,但如果我们行指定的评估机构被发现参与,肯定是要被剔除出名单的。”这位负责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人士称,“当然这些银行也不是谁的生意都做,基本上这些房主还是有点实力信用的那种,拿了这些钱过一阵还是会还回来的,几方也有抽屉协议,所以上面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难免也有跑路的,所以风险还是不小的,一旦被查处,很可能要负担刑事责任”。而据记者了解,部分上市的银行也参与其中。
——股票——
IPO新规后首轮新股全“开板” 中签者平均赚2.5万元
就算是在市场低迷之时,刚刚上市的新股依旧能凭借连续涨停,成为弱市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就在昨日(3月1日),随着天创时尚(603608,收盘价26.38元)和鹭燕医药(002788,收盘价53.40元)两只新股打开涨停,宣告IPO新规后首批7只新股已全部开板。对于中签这7只新股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在极度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依旧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昨日开盘,天创时尚和鹭燕医药两只新股,连续涨停的“金身”瞬间告破。天创时尚在昨日开盘后迅速跌停,最终凭借尾盘的快速拉升,将跌幅缩小至4.07%;而鹭燕医药盘中跌幅一度超过7%,最终上涨1.99%。天创时尚和鹭燕医药连续涨停的终结,意味着IPO新政后首批发行的7只新股,已经全部“开板”。
面对天创时尚和鹭燕医药连续涨停的结束,相信不少中签者还是有些遗憾,因为在首日顶格上涨44%后,两只新股连续涨停仅仅保持了7个交易日,比如这一批新股中最早上市的高澜股份(300499,收盘价54.46元),迎来了12个连续涨停;随后上市的苏州设计(300500,收盘价64.20元)和海顺新材(300501,收盘价73.91元),连续涨停也保持了10个交易日,至于南方传媒(601900,收盘价19.98元)和东方时尚(603377,收盘价42.21元),连续涨停板数量则达到9个。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这一批7只新股中上市越早的,连续涨停的次数也越多;上市越晚的,连续涨停时间也就越短。对此,一位长期关注新股的业内人士指出,新股上市后的走势,和当时的市场环境有很大关系,A股在2月25日出现大跌,以及随后市场震荡加剧,都刺激着这一批7只新股的加速“开板”。
根据记者估算,假设中签者以“开板”价格卖出的话,中签1个号对应收益分别为高澜股份2.73万元、苏州设计3.17万元、海顺新材3.3万元、东方时尚3.42万元、南方传媒1.47万元、鹭燕医药1.95万元和天创时尚的1.62万元。
也就是说,IPO新规实施后的7只新股,上市后投资者平均盈利约为2.5万元,其中最赚钱的并不是连续涨停最多的高澜股份,而是“开板”更早的东方时尚。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作为沪市新股的东方时尚,中签1个号对应1000股新股,而作为创业板新股的高澜股份,中签1个号则对应500股。也就是说,在上市后涨幅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中签新股市值越大,中签收益也就越高。
实际上,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之下,即使是中签收益“垫底”的天创时尚,1.62万元的中签收益也能算得上“意外之喜”。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新股申购不需要缴款之后,极大地刺激了投资者新股申购的热情,导致中签率大幅下跌,7只新股的中签率在0.02%至0.13%之间,平均为0.05%。而上一轮按照老规则申购的28只新股,平均中签率为0.22%,打新中签的难度大大增加。
证监会核发8家IPO筹资预计不超40亿
证监会昨日宣布按法定程序核准了8家企业的首发申请,筹资总额预计不超过40亿元。历史数据统计显示,证监会发布IPO批文次日,大盘下跌概率超60%。
此次在上交所首发的企业有3家,分别是:青岛康普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赛福天钢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首发企业有2家: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首发的企业有3家:深圳市名家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蓝海华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其中,蓝海华腾公司直接定价发行。
历史数据显示:在过去发行的19次IPO中,沪指次日下跌概率达63.16%,大盘短期容易受IPO影响市场发生调整,但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基本上消化了IPO发行的不利影响。
以上8家企业为今年1月1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新规施行后,第三批适用新规发行的公司,发行流程以及申购、缴款等环节较之前进行了调整。本次新股发行不冻结资金,因此对市场影响有限。但是上次新规IPO发布后,后几日大盘均下跌,因此做好风险控制为佳。
——基金——
量化对冲私募表现逆天 躲过A股三次大跌还能赚钱
近期,2016年1月股票策略对冲基金排行榜出炉,据私募排排网显示,纳入统计的3346只股票策略产品的平均收益为-13.25%,首尾产品收益之差高达80个百分点。
火山财富注意到,这份榜单的前八名都是量化对冲基金,因在股指大跌时表现优异,其也有“抗跌神器”之称。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去年市场的大幅波动以及结构性行情明显等特点,造就了量化对冲产品的逆天表现,而量化对冲基金的风控策略值得投资者借鉴。
今年开年A股表现不尽如人意,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力量之一的私募亦难逃此劫。1月份突如其来的市场大跌,多数个股跌幅高达50%,导致多数私募产品净值快速下跌甚至有产品跌破清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