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国利用北约盟国的企图又有新的发展。在围堵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的问题上,美国不仅自己一马当先,以安全为由全力扼杀华为在美国的发展,而且强行要求欧洲盟国加入扼杀华为的行列。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威胁说,北约必须集体应对新兴挑战,包括在5G通信技术领域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如果北约成员国在自己的网络中使用华为等来自中国的系统,美国将无法与之分享信息。
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的先进5G通信技术,无疑将为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全球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助力,美国将技术问题政治化、军事化,甚至将5G通信技术发展视为新的军备竞赛的表现,说穿了是不允许任何国家在任何领域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北约在欧洲展现咄咄逼人攻势的同时,美国的“两洋战略”(大西洋和太平洋)重心明显向太平洋方向转移。特别是特朗普上任以来,不仅强调“印太战略”,并将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改称为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其职能和辖区也有所拓展,战略目标更加明确。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正试图将“欧洲北约”向“全球北约”拓展。
北约作为一个军事集团,其行动范围早已超出欧洲。2003年,当北约从美国手中接过驻阿富汗部队的指挥权时,就已经迈出了在欧洲之外开展作战行动的第一步,也是“欧洲北约”向“全球北约”转变的典型事件。今年2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北约在安全上越来越重视中国因素,此类言论不容忽视。
互有需要,分歧难消
特朗普一边以贸易逆差、防务开支等议题敲打北约盟国,特别是德、法等主要欧洲国家,一边却在多个场合抛出了“北约过时”的论调。仔细审视其含义会发现,特朗普并不是认为北约作为军事集团已经过时,而是认为过去那种美国承担了“过多”义务,北约盟国从中受惠而付出“太少”的游戏规则已经过时。特朗普需要的是一个各盟国承担更多防务开支,在军事上甚至政治上对美国俯首帖耳、言听计从,服务于美国全球战略的北约。
可是,美国怎样说服欧洲盟国将中国视作威胁呢?显而易见,美国为了渲染“中国威胁”,不惜将中国技术、中国企业等“政治化”和“军事化”,这种“莫须有”的理由要得到北约盟国的认同,恐怕有一定的难度。
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的研究结论是,5G网络使用华为通信设备的风险是有效可控的。英国的电信运营商们纷纷与华为签订5G合作协议。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多次重申:新西兰并没有禁用华为5G,也不会因美国方面的影响而改变国家政策。北约盟国德国虽然受到美国的巨大压力,但德国公布的5G网络规章,并不排斥华为在德国5G网络建设中发挥作用。
然而,美欧关系毕竟“血浓于水”,美欧之间不仅有血脉继承关系,还有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上的共同利益。这种亲近在平时可能表现得不一定明显,但在关键事情和关键时刻就会发挥作用。
对于美国及其欧洲盟国而言,决裂都是不堪承受之重。一方面,美国及其北约盟国都已经习惯和依赖北约这一集体安全机制。比如美国在近些年的局部战争中的胜利,没有哪一次能离开北约盟国的参与。
对欧洲的北约盟国而言,正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这一集体安全机制,才可以70年来以整体低于GDP的2%的防务开支保障国家安全,充分享受和平安宁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如今的俄罗斯相对苏联已经实力大减,但其从苏联继承的庞大军事机器,特别是足以与美国抗衡的核武库,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甚至欧洲联军无法抗衡的。
总的来说,美国与欧洲盟国在北约集体安全机制内的分歧和争执也许永远不会消除,但出于互相需要和“血浓于水”的原因,历经70年发展的北约,会在相互关系上保持一定的张力,但绝不会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