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群来旅行的法国学生来营业大厅办事。七月看到里面一个扎麻花辫子的女孩,穿着一件粉色的汗衫。里面没有穿胸衣,露出胸部隐约的美好形状。在这个小市民气息浓郁的城市里面,这样的情景是不会发生在本地女孩身上的。但是安生一贯都这样。就像13岁的安生会踢掉鞋子,飞快地爬到树上。她把她的手伸给七月,她说,七月,来啊。
但七月不会爬树。她仰着头看着树上鸟一样安生。也许她已经下意识地做出选择。
她宁愿让安生独自在树上。一部分是无能为力。一部分是恐惧。还有一部分,是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二)
秋天又快来临。七月开始在中午休息的时候,约好同事去看婚纱的式样。她们一家家地挑过去。七月抚摸着那些柔软地缀满蕾丝和珍珠的轻纱。心里充满甜蜜。
可是家明没有打来电话通知她回家的时间。甚至当她打电话过去的时候,那边答复她的只有电话录音。这么多年,温厚的家明从没有这样让七月这样困惑和怀疑过。突然七月的心里有了阴郁的预感。
她不断地打电话过去。她想总有一天家明会来接这个电话。然后在一个深夜,她果然听到电话那端家明低沉的声音。他说,我是家明。
家明,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七月问她。
七月,对不起。家明好像有点喝醉,口齿不清地含糊地说,再给我一段时间。一点点。一点点时间。
家明,你在说什么。
再给我一点点时间吧,七月。家明好像要哭出来了。然后电话断了。
七月在那里愣了好一会。这个男人。她16岁的时候遇见他。她已经等了他8 年了。而他。居然在答应结婚的前夕,提出来再给他时间。
她不能失去他。
七月当晚就向单位请了假,买了去西安的火车票。
七月,家明是有什么事情了吗。母亲担心地看着在收拾衣服的七月。
妈妈,我是要把家明带回来。
七月上了火车。
火车整日整夜地在广阔的田野上奔驰。
这是七月第一次出远门。她一直都生活在自己的城市里。唯一的一次是去上海看望安生。
可那也不远。上海是附近的城市。一个人不需要离开自己家门,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七月听到车厢里天南地北的普通话声音。她想,安生走了这么远又看到了什么呢。就好像她爬到树上看见的田野和小河。远方的风景虽然美丽,却都不是家园。
在上海的时候,安生喝醉了。哭叫着让七月忘记她,不要再挂念她。她是想卸掉心里最后一缕牵挂,独自远走吗。
七月把脸靠在玻璃窗上,轻轻地哭了。
17岁的时候,是她在火车站送安生彻底离开了这个城市。她了解安生的孤独和贫乏。可是她能分给安生什么呢。她一直无法解开这个问题。
在晃动的黑暗的车厢里。不断在七月的眼前闪过的,是一些记忆中的往事片段。
安生在阳光下的笑脸。她说,我们去操场看看吧。散发着刺鼻清香的樟树。安生在风中绽开的如花的白裙。黑暗中安生动物般受伤的呜咽。安生摔破的白色玉镯子。
她在驶出站台的火车上探出身来挥手。安生写来的字体幼稚的信。七月,我一个人骑着破单车去郊外写生。路很坏,我摔了一跤……
终于火车停靠在西安站台。七月脸色苍白地下了火车。她打了车去家明的宿舍。她的心突然跳得很快。
按着地址找到5 楼,门是紧闭着的。七月敲门,没有人应。现在是清晨8 点啊。家明又会去哪里呢。七月把行李包丢在一边。抱着自己疼痛的头,蹲了下去。
然后似乎是听到了家明的脚步。七月抬起头。家明手里拎着一包中药走上楼来。身边有个穿黑衣服,长发披散的女孩。女孩靠在家明身上,脸贴着他的肩头。无限娇慵的样子。
七月慢慢地站起来。她瞪大了眼睛看着家明。这一刻,她的脑子里一片白茫茫的麻木。
七月。家明吃惊的声音。女孩也转过脸来。长发从她的脸上滑落。漆黑的眼睛。高高的额头。雪白的牙齿。不是安生又是谁呢。
七月楞楞地跟着他们走进房间。她的行李包还拎在手上。她一时回不过神来。家明的房间收拾得非常干净。桌子上有一个玻璃瓶,用清水养着马蹄莲。床上搭着一件睡衣。黑色蕾丝的睡衣,那是安生的。
家明早上陪我去医院。我从敦煌回来,生病了。安生倒了一杯热水给七月,她拿出香烟来抽。
七月把眼睛转向家明。家明的眼睛没有正视她。
家明,你不回家了?
七月,我不能回去。家明轻而坚定的声音。
七月沉默着。恐惧和愤怒的感觉,让她听到自己轻轻的颤抖。她慢慢走到安生的面前。
她的眼泪流下来。安生,我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我一直在问自己,我能把什么东西拿出来和你分享。
安生说,我爱家明。我想和他在一起。
七月凝固了全身的力量,重重地打了安生一个耳光。
安生。
深夜的大街上,七月听到自己绝望的声音在寒风中发出回声。她走了太多的路。找了太多的地方。她在后悔和焦急中,觉得自己面临着随时的崩溃。
她在路上蹲下来。家明把她抱起来。他说,七月,对不起。
家明,你爱的到底是安生还是我。为什么你不告诉我。
家明沉默地抱住悲痛的七月。他只是紧紧地抱着她。不发一言。
安生是身无分文地跑出去的。她不会离开西安。她的性格也不会自杀。那么她只有可能是又流落到酒吧里面。他们一个一个地找过去。没有。都没有。
七月,你先回去睡觉。我来找。家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