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娃2岁时短暂地上过几天幼儿园,那时候他对幼儿园很抗拒,抗拒到让自己生病,但是,他并不抗拒幼儿园的老师。每次接他,他会拥抱老师,跟老师说“拜拜”。我问他:“老师喜欢你吗?”他也很用力地点头。但是有一天,我接娃娃时,让娃娃拥抱老师,跟老师说“拜拜”,到一个胖胖的老师跟前时,他突然就扭过身子不肯抱。我没有强求,但对他的表现心生疑惑,回家就假装很随意地问另一个老师那个老师的情况,得知她只代班几天,月底辞职。
第二天,娃娃舅妈喊我看视频,说有个老师对娃娃很不友好,小娃哭得好惨。我打开一看,果然是那个胖胖的老师,她一直用力拖拽娃娃,把他拖到监控死角,然后我又看着孩子哭着跑到教室中间,接着又被拽着胳膊很用力扯到监控死角去。我跟娃娃爸爸立刻从家里冲到幼儿园。我们去幼儿园时,娃娃正坐在椅子上,已经安静了,但是一看到我们,就瘪着嘴巴哭着冲出来。我那时已经打定主意不念了,但因为并没有对孩子造成身体上的实质性伤害,所以也没打算闹。回家后,我问他:“X老师喜欢你吗?”他含着眼泪摇头。
我是特别相信孩子有这样敏感的看不见的触角的。因为很多年以前,我发自内心不喜欢孩子的时候,真的没有孩子会喜欢我带他们,抱他们。后来,我去一家早教机构当了一段时间课程顾问,我发现,小孩子特别喜欢我,尤其是差不多跟娃娃同龄的孩子,当我充满爱意地去看着那个孩子时,有孩子甚至会喊我“妈妈”。
所以,即使不会说话,孩子会本能地亲近能善意对待他们的人,也会对不那么友好对待自己的成人,表现出本能的抗拒。如果家长的观察再仔细一点,一定会在孩子受到虐待的第一时间,就发现蛛丝马迹。
2
训练孩子表达自己
“携程亲子园事件”中,有一段视频,是家长柔声问自己的女儿,在一问一答间,孩子很清楚地表达出了,老师有给孩子们吃芥末,都有哪些班哪些老师喂过芥末,芥末的味道是疼的。是的,当妈妈问:“这个是什么味道的呀?”孩子答:“疼”时,我忍不住流泪了。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好好引导,孩子是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
要保护好孩子,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学会去描述一件事情很重要。因为能完整表达的孩子才能跟父母说出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别人身上的事情,以及这件事情他会有什么感受。
娃娃是那种发音很早的孩子,五个月会发出清晰的mama的音调,但是,比起哥哥,他开始讲完整的话其实比较晚,一岁左右时,只会简单的双音节词。但不管什么时候,他表达自己的时候,我都会特别耐心去倾听,把他当成一个大人那样去跟他对话,给他很多的机会表达自己。把他断断续续的表达连成句子。当我说对了他要表达的意思的时候,他会很开心,我便再三重复那个句子,一直到他跟着我念一遍。所以一岁半的样子,他开始能说完整的句子,身边人都很惊讶时,我觉得在意料之中。
韩国有一部电影《熔炉》,那个乖巧的小女孩,因为听力障碍,完全没有表达自己的能力,所以,校长犯罪时毫无顾忌。因为失去了“语言”这个武器,他作的恶,几乎不会被发现。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虐童的幼儿工作者会挑不会讲话的孩子下手的原因。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是幼师也好,其它熟人想要伤害孩子也好,这些心怀歹念的人都会心存顾忌。
3
与孩子建立好的连接,让孩子愿意跟爸妈倾诉
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即使能够很完整地去表达一件事情,但是,他也不会告诉家长。
我小的时候,有一次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用很粗的木棍把手打肿了,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手肿得拿不了筷子,爸妈发现了怎么办?他们会不会再打我一顿。
其实很多孩子在受到伤害后,因为全能自恋,会觉得我受伤害,是因为我不够好,我错了。又或者是因为,当他尝试着去跟父母求助时,父母却站到了老师那边,或者给出旁观者看热闹的评价。会说:“老师为什么只打你,一定是你做得不好啊。”“老刘家小孩那么皮,上学后不被老师修理才怪。”孩子就算只是无意听到了父母这样的语言,他都会断了跟父母连接的念头,更别提跟父母倾诉了。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者林奕含曾经被性侵。一个13岁的女孩爱慕她的老师,老师却侵犯了她,她觉得所有过错都是她自己的,她也尝试想要跟父母寻求帮助,她说:“我们班有一个女生跟老师谈恋爱。”妈妈的反应是:“现在的女孩怎么那么骚浪贱!”这样的情形下,你觉得孩子会选择妈妈当自己的倾诉对象吗?可是,连父母都不能倾诉了,谁还可以信任呢?所有的伤害,幼小的孩子都只能埋在心底。所以,即使她带着伤害走过了人生中那段阴云密布的日子,童年的阴影却如影随形,以至于她不得不通过了结自己的生命来结束这样的痛苦。
所以,如果你爱你的孩子,请记得,一定要跟他建立紧密的连接,让他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首先都要跟父母倾诉,父母是他最可靠的依靠。
这篇文章写得有点长,我强调的,也更多是希望父母自身自省、并完善自我。写这些,没有任何为作恶的幼儿工作者开脱的意思,因为在孩子马上要到入园年龄的我,比任何人都更想对这些没有爱心没有耐心的人呐喊:“你可以不爱孩子,但是能不能请你滚出幼教这个行业?”比起谴责,我更希望的是,身为父母,我们去思索,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孩子。
童年时期种下的爱的种子,会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付立平
10岁女孩的妈妈
儿童阅读与家庭教育研究者
安迪月读营主创
《亲子》杂志专栏作者
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学校讲师
付娟娟
2岁男孩的妈妈
丰富的孕育、家教类图书策划编纂经验
魔书堡专栏作者
正面管教儿童情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