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生活 • 正文

数量增加票房上涨 院线纪录片的春天真的来了吗?(2)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欧爱铎


数量增加票房上涨 院线纪录片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最后的棒棒》前期关注极高,最后票房仅为100万  


我觉得那些叫好的纪录片,其实可能出发点并不一定是冲着院线片去的。但最后可能做出来还不错。这些导演也并非特别职业导演的出身,可是创作激情却是很重要的。”小乔说。


但是叫好的纪录片,每年也是屈指可数。


“纪录电影的’热’,稍微有些虚热。”在一线纪录片导演团队内的工作人员小板说。在他看来,2018年到2019年出现的这些稍微带有话题性的纪录片,大多有种为了上院线而拼凑素材的感觉。


“很多纪录片人希望能够做纪录电影(上院线),都在尝试这种方式。”小板觉得虽然部分院线纪录片营销做得比较好,但内容不能达到院线电影的要求,都是比较投机的创作。他表示,目前的院线纪录片,有拼凑、过度消费和小圈子自嗨的嫌疑。


数量增加票房上涨 院线纪录片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大三儿》通过艺联专线,重点影院长线放映  


虽然如此,小板告诉我们,目前纪录片团队的状态都比较乐观。“大概是看到《二十二》等这些电影之后,院线还是对纪录电影有些空间和观众的。”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在广电总局电影局过审的纪录电影一共有44部,同比增长37.5%;进入院线放映的中外纪录片9部,同比增长50%,纪录电影总票房为2.6亿元,数量和票房均创新高。



数量增加票房上涨 院线纪录片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而谈到2018年的纪录片票房表现,小板指出一点,纪录片仍然属于小众类型。票房表现不如故事片,是必然属性导致,和商业电影不能放在一个数量级别上考虑。“更多出品方和发行方确实是因为情怀来做纪录片,当然也想再出《二十二》那样的奇迹。”小板说。


事实上,和过去10年的院线纪录片相比,最近几年,确实越来越多的纪录片有了走进院线的机会。小板说,这种纪录片增长的变化,比票房更有意义。“院线环境总的来说有变好,很多平台也开始在开发新的纪录片。”他透露,自己所工作的导演团队,也有新的纪录片和合作在筹备中。


数量增加票房上涨 院线纪录片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纪录片《港珠澳大桥》计划2019年3月上映  


小板告诉我们,目前资方对于纪录片的投资热情也高过以往:“但大部分都只是当作做公益,能盈利是好的,不盈利也能有些好口碑。”


在《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8)》中有这样一段话:“纪录片的影院观看会成为一种纪录片接受的新常态,和纪录片产业板块的重要一极”。事实上,从近十年上映的院线纪录片数量来看,纪录片的环境确实越来越好。


2008年,仅有3部纪录片得到了进入院线的机会,直到7年后,这个数字仍然未能突破个位数,停留在5部。


2016年开始,院线纪录片的数量开始翻倍。


数量增加票房上涨 院线纪录片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成2016年爆款  


近两年则稳定在15部左右。从这个角度看,以票房的多寡来评判纪录片的发展,实在有失偏颇。


作为有着稳定观众群体的电影类型,院线纪录片的发展速度,可能就像龟兔赛跑里的那只乌龟,虽然慢,但保持稳健,终归会有《发展报告》中所期待的那天。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