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生活 • 正文

90后要颜值,80后要心情,70后要睡眠(2)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莫言

女性更偏好在家里运动。大众选择户外健身的比例最高,25% 的公众会选择室内健身房或专业健身场馆,还有 18% 的人会 选择在家运动。从年龄来看,年龄层次越低,在收费场馆运动的占比越高;反之,年龄越大,则越倾向于在公共体育场所运动。这反映出不同年龄层体育消费观念的差异。从性别分布来看,女性选则在家里运动的比例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偏爱瑜伽、健身操等运动方式有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齐峥认为,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已广受认可,但实际上参加运动公众的比例并不高,参与运动的公众年龄和性别结构仍不平衡。具体表现为:越年轻的公众运动参与度越低,女性较男性的运动参与度更低。一方面,“工作忙”限制了年轻人的运动时间;另一方面,“我还年轻,疾病还远”的错觉也成为了不运动的借口。事实上,上班族由于久坐、低头、不爱运动等不良工作习惯,已经成为颈腰痛、肥胖等问题的高发人群。另外,女性通常在家庭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导致运动被忽视。而女性如果没有在年轻时通过加强运动储备足够的峰值骨量,未来会更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调查显示,80后和90后年轻人更加注重运动的科学性。与大部分人选择就近、便利、免费的大众健身方式不同,年轻群体更愿意选择专业场馆、健身房作为运动场地,更愿意为自己的健康“买单”。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示范作用有助于提高全民科学健身意识、促进未来体育产业的发展。

心理咨询:公众接受度仍不够高

调查显示,多数人存在心理情绪问题。接近60% 的公众表示,在调查前一周内有过或轻或重的心理或情绪问题。

心理医生并不是人们的首选 。15% 的公众不会对情绪低落做任何处理。而对于会采取处理的公众而言,排名前3位的处理方式分别是:向朋友倾诉、睡觉、向家人倾诉。仅3% 的人会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即便在那些“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抑郁状态”的人中,求助心理医生的比例仅为8%。

找不到靠谱渠道是主要问题。大部分公众认为自己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到达需要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的地步。然而,当真的需要找心理医生时,如何找到可靠的心理医生也是公众的疑惑点。心理医生的费用过高,也是公众关注的问题。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说,从美国的数据来看,每1000名美国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许多家庭还有自己的私人心理医生。他们一旦感觉到任何不快或是某些负性情绪,完全可以找自己的心理医生倾诉。而反观中国,心理咨询的模式没有被中国市场广泛接受。就目前而言,按照美国每100万人中有1000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计算,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存在47.6万的缺口。而更严重的是,心理医生素质也是良莠不齐,部分从业者缺乏系统培训,入行门槛低,培训时间短。不合格咨询更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不少咨询师为了增加治疗次数,会轻易下结论,并把咨询者情况说得很严重,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随着《精神卫生法》的颁布,我国正在解決心理咨询行业中的种种问题。其中,“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出现,就标志着我国心理咨询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健康37℃工作室 白剑峰)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