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看政治能力,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履行好责任,必须有很强的能力作支撑。在所有能力中,第一位的是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注意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政治能力的内涵很丰富,最核心的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应当看到,不少领导干部在这些方面还有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比如,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深,不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把政治和经济、政治和技术、政治和业务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有的政治站位不高,全局观念不强,不能自觉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有的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政治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甚至对挑战政治底线的错误言论和不良风气听之任之、逃避责任、失职渎职,衡阳破坏选举案和南充、辽宁拉票贿选案就是例证。因此,政治能力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软性指标,而是对领导干部的刚性要求。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必须把好这一关,对政治能力不足的不能轻易放行,否则就可能耽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五看政治自律,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根本保证。在所有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党员干部必须把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安身立命的“压舱石”,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就选拔使用干部而言,必须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底线和红线,对那些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儿戏,我行我素、无所顾忌,违反“五个必须”要求、搞“七个有之”等活动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不但不能提拔还要严肃处理,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前提和基础是把干部的政治表现考准考实。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干部活动空间越来越广,活动方式日趋多样,再加上政治素质属于人的内在品质,是思想深处的东西,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要准确识别和评价并不容易。必须针对这些情况,改进完善考察工作的理念思路、程序步骤、方式方法,确保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通过与干部谈心谈话,走进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听取多方面意见特别是知情人意见等各种方式,把“听其言”和“观其行”结合起来,多方印证、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表现,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以看其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以看其禀性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以看其境界格局,观察干部的为人处世方式以看其道德品质,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以看其综合素质,从中考察识别其政治品德和政治素养。要抓住重要行为特征加强分析研判,注重干部的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既从履行岗位职责中,又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特别是从关键时刻、重大关头的表现中,考察识别干部的政治品质和政治能力。要全面辩证、客观准确评价干部,对干部政治表现既要有定性判断,更要用事实说话,通过具体事例来体现,防止抽象的概念组合,避免模糊表述、千篇一律。特别是对个性鲜明、有魄力、能干事,但也容易得罪人的干部,一定要为他们说公道话,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16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