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是当前的摄政,如果没有他的命令,锦衣卫是绝对不敢乱来的,但如果他不说句话就此退朝的话,大臣们的生命安全就很难保证了,因为局势混乱,而锦衣卫中有很多王振的同党(王山就是锦衣卫同知),大臣们打死马顺是自发行为,那么难保没有几个像王竑一样的锦衣卫站出来,在王振同党的指挥下,打死几个大臣,这似乎也可以理解为自发行为。
此时朱祁钰正打算做这样的事情,他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缓过神来,明白了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情,看着这些几近疯狂的大臣和血肉横飞的场面,他害怕了。
朱祁钰选择了逃走,他要逃到宫里去。
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如果朱祁钰真地走了,那么锦衣卫和王振的同党很可能会动手,马顺虽然功夫不怎么样,但他手下的锦衣卫要收拾这些文官还是很轻松的。
但此时群臣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在不断的哭、骂,要朱祁钰给王振定罪。
只有一个人保持了冷静的头脑,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
这个人正是于谦。
于谦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他并没有参加斗殴,虽然他也很恨马顺等人,但他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在整个过程中,他只是旁观者和思考者。
他十分清楚,人已经打死了,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要朱祁钰下令,但这位摄政已经被吓得脑袋不清醒了,现在竟然准备逃走,如果让王振余党抓住机会,给参与打人的大臣定下一个杀人之罪(马顺确实无罪),问题就麻烦了。
眼看朱祁钰准备开溜,于谦十分着急,这实在是千钧一发之刻,可是周围的人却一点也不清醒,四处吵吵嚷嚷。
顾不得那么多了!
于谦立刻向朱祁钰跑去,他要拦住这个人。
可是前面的群臣已经排得密密麻麻,于谦无奈,只好用力把人群分开,往前挤(排众直前)。
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在拥挤之中,于谦的衣袖也被拉破,但他终究还是赶在朱祁钰逃走之前拦住了他。
于谦用洪亮的声音说道:“殿下(当时还不是皇帝),马顺是王振的余党,其罪该死(顺等罪当死),请殿下下令百官(基本都动过手)
无罪!”
这响亮的声音终于惊醒了朱祁钰,他明白,如果现在不给这些人一个说法,局势将无法稳定,于是他依照于谦的话下达了命令。
大臣们也清醒过来,既然马顺等人已经定罪,那也就没什么事了。
稳定情绪的朱祁钰终于恢复了正常,他接着下令把王振的侄子王山绑至刑场,凌迟处死!
群臣拍手称快,八月二十三日的这场风波就此平息。
三个人在朝廷之上被活活打死,大臣们一下子从书呆子变成了斗殴能手,老少齐上阵,充分地发泄了自己的愤怒情绪,把朝堂搞成了屠宰场,闹得鸡犬不宁,鲜血四溅,代行皇帝职权的朱祁钰也被结结实实地威胁了一把,弄得狼狈不堪。
大臣被打死,代理皇帝被威逼,居然还是发生在朝廷议事之时,这样的乱像在明朝历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
所以,当群臣们恢复正常,整理自己的着装,检查自己的伤势(大部分是误伤),并走出大殿时,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真是彻底疯狂了一把。
但有一点大臣们是很清楚地,打死马顺之后,锦衣卫已经磨刀霍霍,如果不是于谦在那一刻挺身而出拉住朱祁钰,为他们正名的话,能不能活着走出大殿来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多亏了于谦啊。
当于谦走出左掖门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对他抱以敬佩的目光,如果说在五天前他们对这个怒吼的人还有什么疑虑的话,现在他们已经有了新的共识:
这个人一定能够独撑危局,力挽狂澜。
吏部尚书王直也感触万分,他十分激动地握住于谦的手,对他说道:“国家全靠你了,今天这种情况,就是有一百个王直也处理不了啊!”(国家正赖公矣,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
王振的罪行彻底得到了清算,他的家产被查收,而他的家人也被杀得一干二净,其中还是王山先生最惨,他被割了上千刀才死,这是因为大臣们提议,虽然王振已经死了,但还需要找个人来替代他受刑,方可有个交待(够狠)。
于是,从千里之外投奔王振的王山便替他的好亲戚受了此刑,七年富贵换了个凌迟,真是亏本买卖。
说实话,从法理学的角度上来讲,王山、马顺等人并没有明显的罪行,被活活打死似乎没有理由,如果从程序上来说,大臣们的行为应该属于故意伤害致死,绝对算不上是正当防卫。
但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些人都是十恶不赦之徒,正是因为他们,朝纲才会如此不振,国家才会如此混乱,数十万士兵才会送命,所以在我看来,当他们出于义愤,打死这些王振同党的时候,他们已经实现了正义。
因为真正的正义,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最后一个麻烦】
军队开到了,粮食充足了,王振的余党也彻底清除了,在于谦的努力下,很多棘手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但他还有最后一个麻烦,这也是最大的一个麻烦:
皇帝还在人家手里呢。
很明显,也先把朱祁镇当成了一张信用卡,把大明帝国当成了提款机,只要人还在他手里,他就会不断地刷这张无限额的金卡,直到把银行刷倒闭为止。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想一个解决的方法。
于谦清楚地认识到,朱祁镇之所以会成为也先手中的王牌,不是因为他是朱祁镇,而是因为他是皇帝。
朱祁镇就是论斤卖也卖不到几个钱,但皇帝的这个名分却重如泰山。
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再立一个皇帝。
因为皇帝不是你朱祁镇的,而是大明帝国的,这个名分可以给你,也可以给别人。
换句话说,朱祁镇是不是皇帝,不是朱祁镇说了算,也不是你也先说了算,而是我们说了算。我说你手上的皇帝是假的,就一定是假的。
就算不是假货,也是个过期产品。
天下唯一的皇帝权威认证机构在我这里,想定期领工资?也先,你就别做梦了!
方针已定,那么立谁呢?
最先被考虑的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不过这位仁兄当时只有三岁,别说处理朝政,话都说不好,字也认不全,立他当皇帝就是抓瞎。
唯一可能的人选只有朱祁钰。
于是,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立朱祁钰为皇帝。
皇太后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朱祁钰也算是他的儿子(非己出),立刻就同意了。
但意想不到的是,朱祁钰推辞了,他说自己不想干这份工作。
这套把戏我们也见得多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可以肯定,朱祁钰先生确实不是虚情假意,他真的不想当皇帝。
太危险了。
当皇帝要率队出征,路途辛苦,运气不好还可能被人家抓去做俘虏,几年回不了家。
这些且不说,八月二十三日那天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他心有余悸,自己手下的这帮人根本不听使唤,而且似乎对斗殴很有兴趣。要是哪天重新来这么一次,没准挨打的就是自己了。
况且目前敌军随时可能攻过来,京城万一不保,这个皇帝也干不了多久,灭国的责任却要担在自己头上。
安全第一,安全第一,这个皇帝,不做也罢。
可是事情已经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不做不行!
于谦不由得他不做皇帝了,国家到了这个地步,必须立一个皇帝,你朱祁钰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必须要做!
而于谦的理由也很充分:“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说的是真话。
于是,在于谦和其他大臣们的坚持下,朱祁钰终于“自愿”了。
下一章:第2部:万国来朝 第十七章 信念
上一章:第2部:万国来朝 第十五章 力挽狂澜
79 条评论 发表在“第2部:万国来朝 第十六章 决断!”上
介莆 says:
这一篇太精彩了!
红豆 says:
我喜欢这篇文章
匿名 says:
精彩!
云水禅心 says:
于谦力挽狂澜,给力
挥剑成河 says:
力挽狂澜者,绝非匹夫,国士也。 智勇兼备,方为国士。
5566 says:
太爽了。精彩绝伦!
学习的人 says:
看来明朝只有朱棣和朱元璋是好的啊,其他都是昏君。。。。。
这,便是结局 says:
历史有的时候真的难以猜透。
樱桃大炮 says:
看得实在过瘾!
怎么那么。美 says:
尼玛这傻子说不做皇帝。
一生颓然,生如苟态,惜往来世矣。
孬,用力孬!
娃儿的丫头 says:
这篇很好玩。。真精彩
藤 says:
服了当年明月的文笔了!
匿名 says:
7楼扯淡,仁宣不是明君吗?
朱佑樘不是明君吗?
水果 says:
由此可见台湾两党互殴才幼稚园水平(祖先彪悍)。
匿名 says:
明朝好皇帝不多,大臣出了不少
一一 says:
军士自取粮食这个计策,是应天巡抚周忱提出的,于谦以为然。
匿名 says:
群殴 噗 快被笑死了
亡命 says:
原来锦衣卫也不一定都是高手啊!
朱导演 says:
我郁闷啊,时运不济啊。我辛辛苦苦几十年都捞到皇位,这回居然没人要
13 says:
无与伦比!!!
匿名 says:
精彩啊
匿名 says:
俺笑爆了
匿名 says:
这篇写的真好,真佩服这群大臣做出这样动人心魄的大事来。
匿名 says:
不得不佩服这些大臣真是有种,而且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了不起!真是了不起!
莉莉 says:
这篇太好笑了 一个人在朝堂之上被当众打死 脸上还被咬掉一块肉 当年明月好文采!
我是龙套 says:
大臣真可怕!
流星雨 says:
打!打!!打!!!太解恨了
古YUE says:
多行不义必自毙;GONGDAOZIZAIRENXIN.
王锡爵 says:
7.学习的人 说道:
看来明朝只有朱棣和朱元璋是好的啊,其他都是昏君。。。。。
切!!!!!朱元璋還害得官員們吃不飽飯賴*********
后來的張居正還是帝國的實際統治者賴*****///////有木有搞錯啊
王锡爵 says:
明朝冣夶旳優嚸昰気卩。翻译:【明朝最大的优点是气节】
缘^O^ says:
真他妈爽,解气
边城 says:
肚子笑痛了… 逗死了 解气 作者好文彩
久忌 says:
这篇太精彩了!霸气、过瘾、幽默,真是高手啊!
13小栗子 says:
王振好黑,害惨啦大明!王振同党该杀!!
匿名 says:
当年明月’你比他们都牛B
捭阖第一 says:
古代的人真是有才啊!
额的点点滴滴 says:
精彩
轩辕无道 says:
看来幽默的不一定是笑话,还会是正义
匿名 says:
于谦真乃神人也!
sally says:
这篇看的大快人心啊
豪侠 says:
于谦聪明过人,大智大勇,必将名垂清史。
小饭 says:
谦哥儿英勇!
哈哈 says:
爽,哈哈,写的很形象,我头脑中立马浮现出马顺等人朝上被群殴至死的情形,四个字,大快人心!
匿名 says:
写的真好
秋水伊人 says:
哈哈哈你这个孩子写得太好啦。笑死我了
匿名 says:
笑抽了,
春风化雨 says:
太佩服于谦了,这么乱的局势能稳住
老虎 says:
漂亮
大明 says:
于谦大智慧
过瘾 says:
太爽了
! says:
这篇我是笑着看完的
场面刺激的同时又很滑稽
灭族五毛 says:
奸诈跋扈的宦官就是当今的五毛阉党,庭杀灭族救我中华,爽爽爽!
沉默 says:
前“邝?”后“邝野”???
我是只朱 says:
打群架,我喜欢,而且我也相信这一定是真的。
看得我都想上去揍几拳
匿名 says:
过瘾,太过瘾了!
于谦 says:
哥就是这么吊
朱元璋 says:
王山的凌迟处死割的刀数不够,正常的是3000刀,他才上千刀,明显不够数
忠志之士 says:
于谦,我的榜样
郭德纲 says:
谦哥也不带我玩儿!
南明风云 says:
现在西方的台湾、美国、日本几个政府内还不是两党内斗残杀并在选举期间或抗议经常发生流血事件,充分体现了刺激热烈的民主社会。大明朝廷还差一些!
到了 says:
太有用了,大家风范。不装逼。
皇太极 says:
明朝没昏君好不,29楼的
匿名 says:
写的很好,痛打奸臣
匿名 says:
这种祸害人间的奸臣死一百次都不嫌少啊
` says:
`